詳細說明:
一、仔細閱讀生產任務單,根據生產任務單填寫標簽作好記錄,確定規格套料。
二、檢查裁切刀具,測量器具是否完好準確。
三、清潔裁切臺面,不允許臺面上有玻渣或其他硬質顆粒造成玻璃劃傷。
四、將要使用的玻璃吊運至裁切處開箱,不需吊運或無法吊運的玻璃就地開箱后移至裁切處(吊運玻璃按 吊“十不吊”規定的要求執行)。
1、檢查放置是否牢固,開箱面(open)是否朝外。
2、若玻璃箱置放在A架上,接觸A架的箱面要與A架緊靠,上下無空隙,若是無底部支撐的A架,箱底外端要用木塊塞實。
3、若玻璃箱放于非A架上,如墻或柱上,必須先確認承靠體能安全承受方可置放,承靠體與箱體之間夾角應在100與150之間,且箱體底面用木塊墊實。
五、將玻璃搬運到裁切臺上,搬運過程中必須戴手套、戴膠皮。超過3㎡的玻璃必須使用提鉤并戴好安全帽。
六、按尺寸要求合理套料,準確裁切,減少原材料浪費。
七、按調度安排組織裁切的先后順序。
八、直線裁切。用推刀和切割刀切割時,根據不同厚度,選擇不同角度的切割刀輪。應根據磨邊要求預留磨邊削量和不磨邊玻璃裁切公差。檢查切割油是否足夠,切割時用力均勻,保證切割口不斷線。
九、異形切割。主要采用靠模切割,制作靠模時需注意切割刀寬度,切割前應沿切割線涂上煤油,以保護刀口利于掰開。
十、掰開。沿切割線切割后,多余部分除去,將邊角余料放在指定位置,掰開時用力應均勻,以防止掰開過程中出現爆邊等缺陷。
十一、尺寸檢查。對掰開后的玻璃尺寸應進行復核,檢查有無劃痕、破損、氣泡、爆邊、夾雜物等,確認合格后用標簽進行標識。標簽貼在非錫面上,貼牢。
十二、玻璃應從掰邊的反方向抬離裁切臺,隨時對裁切臺進行清掃。切割后玻璃的堆放順序從里到外應是從大到小。堆放規格(長×寬)不同時,必須在邊與邊的交接處加紙隔離(紙張約100㎜×200㎜或細繩),以防玻璃劃傷。
十三、下班前應將玻璃渣運到指定地方,搞好本崗位的清潔衛生,工具及時收揀歸箱,檢查用電是否關閉,填好各種記錄報表。
十四、余料分門別類堆碼整齊,用舊存新,玻璃包裝箱應整齊堆放在指定地點。
十五、從汽車A架上往下吊運玻璃,應考慮兩邊的重量,保持基本平衡,不能單邊吊,以防傾覆。